許多人對ISO/TS 16949條款7.5.1.4 中設備預測保養與預防保養的區分不熟悉,
常常發生混淆,甚至在稽核時答非所問。
●預防保養(Preventive Maintenance)
預防保養中的預防,表示必須事先對設備保養的項目、週期、方法與職責等進行規劃,
通常會制訂一份預防保養計畫,例如年度保養計畫。
預防保養的目的在透過事先規劃的保養,確保設備的妥善率(Availability),
以支援生產使用。常用來做為預防保養績效的指標有妥善率、當機率、失效率或者MTBF
等。這些指標反應了設備管理流程對生產製造流程的支援程度。
眾所週知,「預防」就是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,採取必要的措施,防止故障的發生。
相對於「預防」就是「維修」,後者著重在設備故障排除,績效指標可維護性
(Maintainability),就是在衡量維修的能力。
所以「預防」與「維修」是事前與事後的關係。
●預測保養(Predictive
Maintenance)
預測保養的目的在於評估最佳的保養頻度,尤其著重在運用統計的方式來預測。
例如收集過去一年設備故障的頻度以及設備保養的週期,透過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
(例如迴歸分析)來訂定最佳(Optimized)保養頻度。
舉例來說,目前規定每季更換一次設備上的sensor,不過根據過去一年的故障情況,
並未發生sensor故障導致設備問題,此時就有機會(但非必然)拉長更換週期以降低成本;
反之,若過去一年仍有多次sensor問題,就得要研究是否需要縮短sensor更換週期。
預測保養的結果可以做為預防保養週期訂定的依據;而預防保養記錄中的數據,
可以做為預測保養分析的輸入資料。
預防保養與預測保養相輔相成、循環運用以提升設備保養的經濟性與有效性。 |